酱香型白酒近些年来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其口感与其他香型酱香型白酒截然不同,入口醇厚,且酱香浓郁。
但是也有人说,他们手中的酱香型白酒有些发黄,对于酱香型白酒了解不够深入的大多数人来说,容易存在一个误区——会认为好的酱香型白酒就是微黄颜色的,且年份越老越黄,越黄越好。
这种观念使得大家开始认为酒体越黄代表陈放时间越长,是老酒,是好酒。
酱酒国标描述:无色或微黄、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
究竟酱香型白酒为什么会发黄呢?
首先,正宗的酱香酒呈现微黄透明的状态受酿酒材料影响。
酱香型白酒选用优质高粱作为主要酿酒原料,而高粱中含有的花黄素,酱香型白酒固态发酵的温度较高,比其他香型酱香型白酒的发酵温度都高10-15℃,加上蒸馏后的原酒贮存时间又较长,酒体会呈现微黄色。
另外,在酿酒工艺上,酱香型白酒生产一般都是按季节规律来的,分别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随高温大曲运用量增大,加上之前几轮次运用的曲药累积,产生的有色产物数量也大幅增加,使三至七次酒的色泽变为微黄通明,同时酱香本体风味也明显提升,因此酱香型白酒会略显发黄。
此外,酱香型白酒一般会贮存(陈酿)至少3年,在微生物的活动参与下,会发生酵解和多糖的化学反应,入库原酒为无色透明,而出厂的成品酒则为微黄透明,就是酒中的某些物质会发生呈色反应故而会显微黄色。而酱香酒贮存的时间越长,这种呈现反应也会越明显,即随着陈酿时间的延长,酒的黄色还会加深。因此才有了老酒会越存越黄的说法。
并非所有颜色微黄的酱香型白酒都是陈年好酒。
有些发黄的酱香型白酒的确是经过纯粮酿造,传统的工艺以及长时间的储存而呈现的微微发黄。但不乏一些发黄的酱香型白酒是因为酿造工艺有误或储存不当,比如酒醅接触到铁锈,也会生成一些黄色物质,蒸馏后带入酒中,或者储存于含铁的容器中,使得酱香型白酒呈黄色。
又或者是市场上一些不良酒贩添加色素人工的将酱香型白酒染成黄色,比较这一手法简单易操作,还不易被发现。以此来冒充好的酱酒,这一点大家还需加以分辨。
总之,酱香型白酒呈微黄透明状的原因复杂多样,好酒会随着时间的累积而渐渐变黄、产生陈味。但变黄,只是一种理化现象,与原料、工艺、储存、容器、时间都可能相关,但它并不是评判好酒的绝对标准。
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意识到,并非所有酱香型白酒都会有微黄色,颜色是判定酒质的一个非必要不充分条件,仅凭颜色来判定酱香型白酒的好坏是不可取的。
上一篇:白酒“新国标”下,这些酒不能再称之为“白酒
下一篇:什么样的白酒才有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