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拿出保存已久的酱香型白酒,欣喜若狂地倒入杯中,突然发现本应该酒体透明清澈的现在竟然浑浊不透明了,似有颗粒漂浮在酒体中。那是不是开始怀疑自己的酒变质了?或者说就是假酒?
一般来讲,白酒的视觉感官都是非常清澈的尤其是优质白酒。所以,要观察酒体是否清澈透明、香气高雅纯正,无悬浮物等。
当你发现倒出来的白酒酒体浑浊不清澈了是否有考虑过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这个判定白酒酒质不能忽视的关键性因素就是温度。
白酒的成分主要是水和酒精,约占总体积的98%,其余2%为微量香味成分,而这些微量香味物质主要有酸、醇、酯、醛(酮),芳香族化合物等几大类物质,这些成分与酒精和水之间有着复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简单地说,就是处于一种会随着时间和环境而变化的相互平衡的状态。我们常说的酒精调和酒一定属于国标新工艺白酒,是指以食用酒精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食用香料、香精、液体调味料等配制而成的各类白酒。
因纯粮固态发酵的白酒含有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常温下它们融于酒精,一旦降温或者加水导致白酒溶解度降低或度数降低时,这些不饱和脂肪酸会析出出来,导致酒体变浑浊失光。
加水导致的白酒浑浊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蒸馏过程白酒中高级醇以及不饱和脂肪酸乙酯(特别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含量过高,且随着酒精浓度降低而从酒中析出来。
温度降低导致的白酒浑浊这一现象主要由于白酒中的高级脂肪酸乙酯等醇溶性物质以及蒸馏时大火大气蒸出的蛋白类物质由于温度降低而溶解度减小,从酒中析出,经低温环境形成白色絮状物沉淀。
高级脂肪酸乙酯含量微少的成分会随温度回升而重新溶解,具有可逆性。含量多的成分却有可能凝聚成小油滴而无法自行溶解,需要人为处理。
这种现象在北方冬季较为常见。冬季,温度较低,会使酒体发生一些变化,降低白酒中的饱和度,沉淀出不饱和脂肪酸的颗粒。尤其是优质粮食酿造的白酒会因此而变得浑浊是由这些不饱和脂肪颗粒引起的。这是一个常见的化学析出现象。
碰到这种状况,只需静待几日气温升高后,重新观察酒体是否恢复清澈状态,再做酒水质量高低判断不迟。若并非质量原因,而是由于不饱和脂肪颗粒被析出而造成的浑浊现象,它对酒质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那么,既然说是粮食酿造的白酒会在低温中析出从而变浑浊,是不是用这个方法可以判断出白酒是否是粮食酒还是酒精勾兑的酒呢?
纯粮食酒中存在的这种源于植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虽然纯酒精酒中是不存在,但是新工艺白酒采用添加的方法也可以进行破解。所以我们不要利用上述冷冻浑浊的方法,来鉴别是否是纯粮食酒。
高硬度的水也容易造成浑浊。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容易与液体中的有机酸反应形成沉淀。也就是说,用于稀释的水预先经过处理以去除金属。
在白酒生产过程中,一些低档次白酒或者出酒效果不好的白酒会采用酒用香精来调整口感,增加香味成分,但市面上有些香精成分不是很纯,其中含有或多或少的杂质,用其对酒进行调香调味时会出现片状或絮状沉淀。
这种因调香调味物质(香料)不纯、还有因储存设备引起的浑浊也常见。所以判定白酒到底是否是纯粮酿造的还是需要多角度去分析了。
以上就是关于“白酒有沉淀物能喝吗?”的详细讲解,你学会了吗?
更多白酒相关阅读推荐:
上一篇:喝白酒可以祛除体内湿气吗
下一篇:红牛兑白酒一起喝有什么效果